欢迎访问深同网 永久网址:https://www.sztz77.com

跨性别(Transgender)是指那类人?什么是跨性别?

时间:2020-03-10 17:11出处:资讯阅读:165 编辑:@www.sztz77.com

跨性别(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或异性装扮癖相关的情况。医学界也经常使用性别焦虑、性别认同障碍或性别认知障碍来解释跨性别者。

跨性别(Transgender)是指那类人?什么是跨性别?

跨性别这个词是个集合名词,它并不像LGBT中的LGB一样单指性取向,它涉及到各种与性别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转有关的个体、行为以及相关群体。不过,对于跨性别这个词的定义问题还有很多争议。


相关知识


词源


在最初,英文的Transgender(跨性别者)这个字是美国的维吉妮亚·普林斯在1970年代创造的,用来与Transsexual(变性者)这个名词作对照。


定义


尽管跨性别的定义依旧未被完全确定,不过已经有一种定义被广泛的接受:跨性别,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跨性别者不一定会进行医学性别重整治疗(medical gender reassignment therapy),而且他们可能也不会对这种步骤感兴趣。有些跨性别者不主张通过手术来改变,而有些跨性别者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性人。


当我们说到两个基本的跨性别者时,通常使用的名称为:Trans man(跨性别男性,女身男心,FtM)、Trans woman(跨性别女性,男身女心,MtF)。在过去,人们认为MtF的数量要比FtM多,然而实际上,两者比例接近1:1。 


跨性别者存在着和性取向一样的认同问题,即有部分跨性别者明明感受的到自己多多少少有些性别焦虑,却因为不完全符合典型跨性别者(FtM、MtF,想变性)的特征,而拒绝承认自己是跨性别者。


程度分类


其实跨性别有许多种类,也分轻重程度:


轻度跨性别者并不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不想变性。但是喜欢在形象打扮上效仿异性,异装原因各式各样,但统一表现为拒绝或不怎么情愿换下异装。长期做顺性别的着装打扮会有不舒坦、不是自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穿着异装时,不会产生性兴奋和性满足感。


中度跨性别者会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别或第二性征,在穿着异装时,也可能会刻意遮挡部分生理特征。通常表现为:生理女性排斥胸部,觉得胸部恶心、难看或觉得它是一种负担;生理男性排斥生殖器官,想要将其弄平、遮盖。有部分人会想通过手术、吃药来消除或减轻自己的生理特征,也有部分人可以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但就是反感自己的第二性征,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表现如何,都是跨性别者。


重度跨性别者则反感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强烈希望通过手术来完全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


无论是哪种程度,都是跨性别者,最重要的还是认同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而不是去排斥、掩盖、抵触自己是跨性别者的事实。 

分类

跨性别者包括了许多种人,例如:变性者、扮装者、性同者。通常异装癖者不包含在里面,因为异装癖者是指那些性别认同无碍,单纯喜欢穿异性服装,并由此可引起性兴奋和性满足的人。而跨性别者中的扮装者和性同者,以及变性前的变性者是因为不认同自身的生理性别,认为自己应该是异性,才导致其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的,并且跨性别者不会因为穿异装而引起性兴奋和性满足。不过,异装癖者和跨性别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分辨问题,人们很难去判断一个喜欢穿异性服装的人,究竟是异装癖者还是跨性别者。

跨性别(Transgender)是指那类人?什么是跨性别?

另外,跨性别者不止有FtM(女身男心)和MtF(男身女心)两种类别,还有心理性别处于中性(男女之间)或第三性别(男女之外)的跨性别者。打个比方:一个人生理性别为女性,但心理却不认为自己是女人,也不认为自己是男人,而是位于中间或之外的性别。


以及跨性别者也分为想要变性和不想变性两类,前者通常对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有强烈的排斥感或不快感,迫切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后者虽然也反感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但并不会像前者那么强烈,也不像前者一样希望通过手术来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一般只会选择穿异性服装,并用特殊衣物来遮盖自己的某些生理特征,通常多见于心理性别为中性或第三性别的跨性别者。


关于雌雄同体者(intersex)是否应该包含在跨性别里是很受争议的。并非所有雌雄同体者会对他们被指定的生理性别感到焦虑,也并非所有雌雄同体者会有性别认同的问题。不过,有这些问题的雌雄同体者就常常会被包含在跨性别之中。


产生原因


跨性别者的形成成因至今没有定论,除了胚胎期性染色体分化对脑部的发育影响和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因素外,学术界通常认为与后天的成长环境也密不可分。

最典型的例子是:父母对孩子的性别不满,将其从小当做异性抚养,给其做异性打扮,取异性爱称。孩子幼小时,父母不在意或根本意识不到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性别认同问题。


有资料表明,美国男性先天跨性别的几率为10万分之1,女性为40万分之1;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男性先天几率为2.4万分之1,女性为15万分之1;在新加坡,男性先天几率为10万分之35.2,女性为10万分之12。总体而言,男性的先天跨性别几率比女性高,约为3万/1,而女性约为10万/1,这也是为什么医学界在早期会认为MtF的数量要比FtM多。但女性的后天跨性别几率却比男性要高,人数比例几乎可以靠后天追平,甚至在某些国家还超出男性不少。 


一部分后天跨性别者的成因会略显幼稚、畸形、病态,这时候理应适当进行心理开导,尤其是强烈表示想要变性的此类后天跨性别者,因其日后后悔的几率也比先天跨性别者和其他后天跨性别者大,所以为了TA们自身着想,也不可随意任其进行变性手术。同时,先天跨性别虽然无法扭转,但是后天跨性别却是完全可以避免并改善的,父母理应从小多多培养孩子的性别认同感和顺性别审美,并注意孩子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明显。 [6]


人口比例


由于跨性别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不像性取向在学术界已经有较为一致的结论,所以在各国各地的比例都不同。


国内没有关于跨性别者人数比例的统计数据,但据香港大学专门从事性与性别研究的萨姆·温特估算,在香港,每300个人里有一个跨性别者。北京性少数机构跨性别小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一些与跨性别者有关的论坛规模来看,这一人群的比例不会低于万分之几,而国外的统计资料有关这一人群的比例,则从十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都有。


据美国国家跨性别平等中心估计,美国跨性别者的人数在75万~300万之间,占人口总数不到1%的比例。而印度跨性别者身份合法化的报道中显示,印度跨性别者的人数有300多万。


性取向


有很多人误以为跨性别是种性取向,或者直接认为跨性别者都喜欢生理同性,这些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跨性别和性取向没关系,每种性取向都存在于跨性别者之中,但要把性取向颠倒一下。


跨性别者的性取向基本有以下几类:


1、跨性别男异性恋——女身男心,只能对女人产生爱情和性欲。

2、跨性别女异性恋——男身女心,只能对男人产生爱情和性欲。

3、跨性别男同性恋——女身男心,只能对男人产生爱情和性欲。

4、跨性别女同性恋——男身女心,只能对女人产生爱情和性欲。

5、跨性别双性恋——身心性别不一致,对男女两性皆能产生爱情和性欲。

6、跨性别泛性恋——身心性别不一致,对任何性别皆能产生爱情和性欲。

7、跨性别无性恋——身心性别不一致,对任何性别都产生不了爱情或性欲。


性取向指向或包含跨性别者的有以下几类:


1、泛性恋——对任何性别皆能产生爱情和性欲。


2、Skoliosexual——只能对性别模糊或超脱男女两性的人产生爱情和性欲。


其他细分编辑


双性别——认为自己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这两个性别。


间性别——认为自己是介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性别,既不想要接近典型的男性,也不想要接近典型的女性,只有这样性别模糊的状态才能满足自己。

流性人——对自己的性别认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在男女两性之间变换。

无性别——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一种性别。

多性别——认为自己拥有两种以上的性别。

泛性别——认为自己拥有所有性别。

性别存疑——不确定自己是哪一种性别。


注意: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内在性格、兴趣喜好、言行举止偏异性,觉得自己不符合所属性别该有的传统性格,就断定他人或自己是跨性别者是不对的。同理,也不能因为所谓的内在性格、兴趣喜好、言行举止还是很有男子气概or很小女生等理由,就断定他人或自己不是跨性别者。因为男女在这方面的差异还是很细微的,不如个体差异大,认为某种性格、爱好、言行是某性别的专属是性别刻板观念;而拒绝承认男女两性在其他方面真实存在的区别,认为任何东西都无性别特属,追求社会中性化或无性化,则是政治正确观念,这两者都是过于极端的两极化思想主义。


判断他人或自己是否为跨性别者,应当从外在生理、形象打扮入手,这些是男女确切存在的差异区别,也是跨性别者不快、不满的所在。如果十分喜爱穿异性服装,拒绝或不怎么情愿做顺性别打扮,那么就该考虑其是否有轻度的跨性别倾向,而不是异装癖倾向(异装癖者身着异装时会产生性兴奋)。


当然,许多跨性别者为了融入社会也会穿顺性别的服装,但终归还是觉得异性服装更适合自己,更让自己感到舒坦。所以,认知自己是否为跨性别者,可比认知自己的性取向要复杂多了,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谨慎判断。


喜欢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但并不认为自己是异性,是跨性别者吗?


判断自己或他人是否为跨性别者,得从异装原因入手,其中有三类是不在跨性别范围内的。


一种是异装癖者,很容易自行判断,看穿着异装是否能引起自身性兴奋即可。因为异装癖本质上可以算作一种特殊性癖,当异装癖者身着异装时,就好像异性在自己身边或“拥抱”着自己,因此可引起性兴奋。


另一种则是对异性过于爱慕所致的异装者,和异装癖者的差别在于,穿着异装时,并不会有性兴奋感。源于过度偏向异性的病态审美观,导致其从外在打扮到言行举止都会处处效仿异性。通常并不会持续到长达数年,最长一年之内就会醒悟过来。但也有一部分人就这么成为了跨性别者,这也是跨性别者的后天成因之一。


以及最后一种只发生于双性恋者身上的情况,部分双性恋者与同性交往时会做异性装扮或多多少少增加外形上的异性元素,与异性交往时又会做顺性别装扮,与常人无异。此类双性恋者多半是双异性恋者,即虽然可以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但更为偏爱异性的人。TA们的思维模式和异性恋者基本相差无几,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在恋爱关系上也更偏向异性恋模式,即便和同性交往也习惯区分性别角色,不是对方扮异性,就是自己扮异性,但TA们并不是跨性别者。


至于诸如其他:从小穿习惯了/从小喜欢扮异装/自身长相身材更适合异装/觉得异装和异性打扮更好看/异装符合自身个性/异装舒服、方便,令人感到舒坦等一切理由,都属于跨性别范围内。因为这种审美偏爱、逻辑思维、感官喜好都是潜意识里的跨性别本能所致,自我是认知不到的,而其多数属于轻度跨性别者,因此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跨性别者。


其实,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其是否喜欢异性,如若完全不喜欢异性还做异性打扮,那么即可判定为是跨性别者。因为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还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类都不可能在既对异性无感又性别认同无碍的情况下长期自愿做异性打扮。而对异性有感的异装者则较难断定是否有跨性别倾向,TA们可能是跨性别者,也可能不是,亦或许哪天就成了后天跨性别者。


至于因为特殊工作原因,短时间内做异性装扮的人,并不属于跨性别者。但业余时间内依然做异性装扮,对此十分热衷,并且希望自身的长相身材能够更加适合异装、贴近异性的人,则有跨性别倾向。


以前做异性打扮,现在不了,算是跨性别者吗?


结合上述进行对比,如若以前的异装原因并不在跨性别范围内,那么无论是以前还是都不是跨性别者。如果曾经的异装原因在跨性别范围内,但生理、心理、外在、内在的一切跨性别倾向和特征都完全消失了的话,那么可算作顺性别者。


部分后天跨性别者的跨性别倾向是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轻,甚至消失的。有些人的跨性别倾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强,有些则会变弱,而跨性别倾向减轻或消失的原因则多半与其思想的改变有关系。


对于此类跨性别者而言,是顺性别者就作为顺性别者来看待,曾经是跨性别者,那么用跨性别者的标准去看待曾经的TA即可。例如:曾经是跨性别男性(FtM,女身男心),喜欢男性,属于跨性别男同性恋;是顺性别女性,那么则属于异性恋。但并不能因此指称曾经的TA是异性恋或TA是跨性别男同性恋,应当区分开各阶段的TA。


自称都是顺性别称谓,否定自己是跨性别的人,真的不是跨性别者吗?


有些人会在现实或网络中看到一种现象:一部分异装者声称自己并非是跨性别者,自我性别认同无碍,认为自己就是男性/女性(TA的生理性别),穿异装只是因为XXX(原因各式各样)。如果异装原因并不在跨性别范围内,那么自然不是跨性别者。但如果异装原因有潜意识的跨性别倾向影响的话,那么可以判断其是自我认同感不高的跨性别者。


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一样有认同感问题,有些人对自身真实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并不满意,甚至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反感情绪。跨性别者虽然在医学上又称性别焦虑、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知障碍,但是“性别认知障碍”这项别称表述不怎么正确,因为跨性别者是清楚自身生理性别是男是女的。


也因此即便是已认知到自己是跨性别的跨性别者,也普遍存在现实中对外掩饰跨性别身份的现象。更不用说本来就没意识到自己是跨性别者,对跨性别这一身份认同感颇为浅薄的潜在轻度跨性别者了,TA们可以用顺性别者的方式自称,也不反感他人依照生理性别称呼TA们,除了外在打扮之外,一切表现都足以让相关知识并不怎么全面的人相信TA们并不是跨性别者,包括TA们自己。


通常而言,不需要担忧重度跨性别者的自我认同问题,因为TA们的跨性别倾向已经严重到自己都无法漠视欺骗的程度了。轻度跨性别者则大多数对跨性别身份认同感低,甚至在他人怀疑其是否为跨性别者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否定反抗态度。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跨性别者,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光靠对方口头表述的一面之词决定,应该由其外形打扮、言行举止、审美喜好而定。


很多变性者反对使用跨性别者来指他们,因为这些变性者认为自己属于变性后的性别。也就是说,这些变性者希望人们把TA们当成真正的天生男性或女性,而不是仍然记住TA们变性前的性别。变性者认为自己是“女性身体里的男性”或“男性身体里的女性”,进而希望通过手术改变性别。而跨性别者则拥有跨越性别的含义,其包含了诸如间性别、无性别、双性别等多种性别焦虑人群。所以为尊重不愿意使用跨性别者称呼的变性者,这个词建议不要随意用在变性者身上。